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事工动态 > 事工动态 > 文章

思澄堂90周年系列活动之《基督教文化之旅》侧记

供稿:HZSCT.ORG / 蒋翔 发表于:2017-05-23

2017年,为庆祝思澄堂建堂九十周年,教会从5月份到9月份每个月都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5月,迎来了第一波《杭州基督教文化之旅》因报名人多,分成二批人参观。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弟兄姐妹了解本地基督教历史。

 

2017年514日,是第二批的,来自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弟兄姊妹,共40名,由陈伟牧师讲解员从思澄堂出发,分别参观访问了、杭州职工大学(原育英书院)、浙二医院(原广济医院)、太平天国听王府、育英书院、之江大学、天主教传教士墓地、男女麻疯病院、司徒雷登故居、天水堂等教堂及杭州基督教的遗迹。

早上830分,我们思澄堂后门出发,陈伟牧师带队,第一站去了距离思澄堂仅300米位于大塔儿巷15号杭州职工大学,原育英书院,即之江大学的前身,是一座教会学校。随后来到皮市巷和大塔儿巷交叉口,这里原有一座教堂名为皮市堂,是思澄堂的前身,现已不存在,陈牧师就在原址上,用老照片来述说。

接着陈牧带我们来到了浙医二院该院的前身是英国圣公会所办的广济医院。在该院的门口,有一个红色大牌坊,上面有民国著名思想家蔡元培的题字“济人寿世”,为该院的建院宗旨。旁边有两尊雕塑,作为该院的精神彰显。这两尊雕塑的原型照片记载在《Dr. D. Duncan Main Hangchow》一书中的一张黑白照片,是院长梅滕更医师在医院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他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院长深深鞠躬作为回礼,充分体现医患关系的和谐。

 

离开浙医二院,经过小营巷的太平天国听王府我们回到思澄堂后门坐车来到位于钱塘江边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是教会大学“之江大学原址。之江大学前身为宁波崇信义塾,于1845年创立。1867年迁到杭州,在皮市巷办学,改名为育英义塾,1898年在塔儿巷购得土地,建造校舍,改名育英书院。1911年迁入六和塔西二龙头新校舍,取名之江学堂,并于1914年正式改名为之江大学。我们来到这所现称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其中的建筑均保留完整,为极其美丽的花园式校园。我们从钟楼上去,进入最先建成的慎思堂,再到目前闲置的小教堂——都克堂。

   我们在梅家坞做短暂停留,在一个姐妹的农家乐里用餐之后,来到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纪念园。这个墓园为杭州唯一一座保留完整的传教士墓地,其中保留了十多位天主教传教士的骨灰。之后,我们来到杭州松木场,在离浙江档案馆不远的小山坡上,在桃园新村参观了一所原圣公会小教堂(现为某单位的职工宿舍)。陈牧师拿出小教堂创建之初的相片,我们看到小教堂保留完整,整体与初建时没有两样,为西式教堂风格我们看到每个窗户顶部勾勒出棱角的造型,陈牧师出题考弟兄姐妹这造型开起来像什么,为何每个窗户都有这般造型在上面,弟兄姐妹有的说这像一个盾牌,有的说这像一把剑,陈牧师笑着给我们普及说:“的确,这是一把双刃剑,引用经文:【来4:12】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在小教堂左右不远处,为广济医院松木场分院旧址,分别是该院所办的麻疯病院男院与女院

 

最后一站,是在杭州耶稣堂弄的司徒雷登雷故居、天水堂。陈牧师向我们介绍著名美国驻华大使、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博士就是于1876年6月出生在杭州的耶稣堂弄,自小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话。返美接受教育后,他于1904年以传教士的身份回到杭州,在此传教并在教会学校任教,并参与了之江大学筹建工作。后来,他受聘到南京金陵神学院任希腊文教授,并于1919年起,成为中国著名教会大学——燕京大学的首任校长,并主持校务达27年之久。1946年,他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并被国民政府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并拿到了象征荣誉市民的金钥匙。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儿,毛泽东主席撰文《别了,司徒雷登》,成为一篇中国学生无不知晓的文章紧挨着司徒雷登故居边上的教堂就是天水堂。这个仅容纳400余人的小教堂,与司徒家族有千丝万缕关系。因为司徒雷登的父亲司徒尔曾在这里传教、建教堂。久而久之,把这巷就叫仅300余米长的“耶稣堂弄”就是因

 

参观完已经来到了下午4点半了,我们从这里结束了此次富有深刻意义的基督教文化之旅。期间,不少弟兄姐妹发出感慨说:“真的是收获巨大、颇有意义的一天,看了这些传教士们的事迹和留下的遗迹,更表明了我们的身份是多么可贵。”

 

2017514日星期